四個常見的干燥劑吸濕效果測試錯誤做法
很多客戶在收到干燥劑樣品的時候就會馬上測試干燥劑的吸濕效果。但是卻發現干燥劑的吸濕效果和我們承諾的差很遠,是干燥劑吸濕效果有問題,還是客戶對干燥劑的測試方法有問題呢?
錯誤做法一:
很多客戶都說干燥劑是吸濕的嘛,直接扔水里就可以了,幾小時后就看看他有沒有吸飽。
1)干燥劑是通過吸收空氣中的濕氣(潮氣)來達到保持空間干燥劑的,平時干燥劑的作用對象是水汽并非液態水,目標對象選擇不對。
2)優質的干燥劑都會使用防水透氣的包裝材料,因為干燥劑是吸附空氣中的水汽而非液態水。如果直接將干燥劑扔在水里了,在液態水的作用下,水應該是無法滲透防水透氣的包裝材料,否則水能進去也能反滲出來(類似海綿),從而失去了干燥劑本身的吸濕防反滲作用。
3)干燥劑吸濕后,濕氣應該是被吸附在干燥劑里面的,表面不該出現水分,如果你拿出從水里浸泡出來的干燥劑,一定會滴水的哦。這個也說明將干燥劑直接扔水里浸泡吸濕的測試方法不對。
錯誤做法二:
客戶拿出樣品后就直接往上面倒了一杯水,看干燥劑是否快速吸濕?
干燥劑是吸收空氣中的濕氣而達到使環境相對干燥的,主要能力是吸收空氣中的濕氣而非液態的水分。不是海綿,高吸水樹脂類(嬰兒尿不濕里常用原料)的是用來吸收液態水的,所以直接將水分倒在干燥劑上面測試吸濕效果是一個錯誤的做法。(注:部分干燥劑廠家用此種原料做干燥劑用,并在網上發視頻展示此類干燥劑倒入液態水吸濕效果多么牛,其實這是一種欺騙客戶的行為,這類材料對液態水吸附性能非常好,但不能用于吸附空氣中的水汽。)
錯誤做法三:
做干燥劑吸濕效果測試時,有些客戶將干燥劑外袋拆開,只取干燥劑原料(顆粒或者粉末)進行測試,這個做法也是不對的。
1)混淆了干燥劑原料與成品的概念。干燥劑原料是指干燥劑內包裝物,是干燥劑里面的內容物,干燥劑內容物中任何一種都可以叫干燥劑原料。而干燥劑成品有些是由單一的干燥劑原料組成的如硅膠干燥劑,礦物干燥劑,而有些干燥劑是兩種或多種化學物混合后形成的(如集裝箱干燥劑,氯化鈣干燥劑等)。
2)忽視了干燥劑的外包裝袋在干燥劑成品中的作用,干燥劑外包裝袋是干燥劑不可分割的部分。因此在做測試的時候,不能僅僅針對內容物原料進行測試。其實,在某種程度上,包材比原料更重要。尤其在食品、藥品包裝內,直接接觸產品的就是干燥劑的包材部分。而且,包材強度、透氣性等性能直接決定了該干燥劑的品質。
錯誤做法四:
直接將干燥劑放在室內環境中進行測試,可是吸濕效果不佳。
干燥劑測試環境的溫度、濕度不穩定。而環境溫度和濕度對干燥劑的吸濕能力有重大影響。開放式的測試環境,只能用來對不同干燥劑產品做同比定性的比較。如果需要定量分析,那必須要在恒定的溫濕度環境內測試,需要用到專業設備“恒溫恒濕箱”,測試得出的數據才有參考意義。
那么沒有專業“恒溫恒濕箱”設備,也可以用簡易的辦法來代替,方法如下:
(1)準備材料:2個塑料杯,一張透氣度和硬度均佳的纖維紙,一包未拆封的干燥劑小樣。
(2)用一個塑料杯裝一杯熱開水,在平坦的桌面上放好,并將白紙放在塑料杯上(塑料杯不要碰到水)。
(3)拆開一包干燥劑,取出一包小樣,稱重,記錄未吸濕前干燥劑的重量M1。
(4)將干燥劑放在纖維紙上面并迅速用另一個塑料杯蓋在上面,保持一個密封環境。
(5)于12h,24h,36h,48h等分別去記錄干燥劑的重量M2。(要把干燥劑表面的水珠擦干視為準確數據)
(6)用(M2-M1)/M1*100%就分別得出了不同時間干燥劑的吸濕率。
(7)一直繼續觀察到發現干燥劑重量不再增加為止,就得出了干燥劑的最大吸濕率。
如果干燥劑的樣品偏大,可用塑料密封盒(食品保鮮盒就可),一個小碗,和一個可以承受重量的鐵絲網(塑料碗,可透氣的白紙均可),模擬干燥劑吸濕所需的密閉環境。
備注:如果需要在短暫時間內測出吸濕率,可在發現杯子里的水冷卻后更換新的熱開水,用熱開水的目的是為了水汽蒸發夠快,從而干燥劑在短時間內吸濕達到飽和狀態。
最新產品
同類文章排行
- 醫用體外生物診斷試劑檢測盒干燥劑
- 干燥劑重復使用方法
- 狗糧或其他寵物飼料用干燥劑還是脫氧劑?
- 水泡后像茶葉棍的干燥劑是什么干燥劑?
- 吸濕霸干燥劑測試報告(氯化鎂干燥劑)
- 電鍍件不良(霉點)產生原因及解決方案
- 走集裝箱海運貨物為什么會受潮?--解密集裝箱內看不見的水分
- 中國化工行業標準"HG/T 2765.1-2005"
- 用于進出口海運防潮的集裝箱干燥劑需符合哪些條件?
- 藥品干燥劑微生物檢驗指標標準